Saturday, September 21, 2013

淒美的篇章




戴維揚
(作者為師範大學英語系副教授,本文轉載自基督教論壇報1469期)

為什麼好花不常開?為什麼好景不常在?為什麼良辰美景總是稍縱即逝?愛情與死亡一糾葛,凄美的篇章就不断哀鳴、讚嘆,看「神交已久的路益師英国近代最著名的作家的黄昏之戀,再度勾起當年在牛津、在劍橋的温馨故事。

路益師1953年和他的筆友戴喬伊Joy Davidman)初次在牛津會面,非常驚訝地發現女友的童稚、孩子氣,引發他在1955年寫下他的第一本「自傳」:《驚喜之旅Surprised by Joy》。此書英文名字Joy一語双關:一則論及心靈上的愉悦他們倆都從不信神到懷疑神,再驚奇的發現神的存在與關愛;再則他原本寫了七本童話故事只是紙上談「愛」,如今他遇見一位有血有肉的「白雪公生」,使壞的時候活像書中的女巫;這位名叫Joy的女士哲學家的柏拉圖式的遐想,如今他漸漸「体」會有笑有淚,需要彼此交流的真愛。

1956年(路氏58歲,40歲時)他為了「愛」,「技術性」地和喬伊公告結婚,然而旋即發現喬伊已經罹患骨癌,行將入士,他在此時才真正体會「愛」是真正關懷,因而在病榻上再次正式結婚。結果皇天不負苦心人,喬伊的病情竟然受到控制得以出院,補度蜜月、這種「神迹」讓《神迹》這一本書的著作者路益師再一次驚訝,原來當年(1947)他寫書的時候,只是推理而論基督信仰有神迹的可能,如今親自感受到「神迹」的神奇。

然而英国電影取比較陰沉、低調(undertone)的處理方式,來看這段相當凄美的愛情故事,美的如影子那麼蒙矓,那麼捉摸不定。所以本來有兩個孩子改為獨子,本來還可兩度出国度蜜月也改成單獨一次。雖一再重複「閱讀使人不致孤獨」,進而「愛才能解決孤單」,然而一下子喬伊死了,路氏悲慟不已,不願接納這個事實,也不接受安慰。其實在真實的人生,他親見經歷了苦難,在患難中見真情,因而寫下了《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》及《詩篇擷沉思Reflections on the Psalms》安慰了許多破碎的心。

使徒保羅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斬釘截鐵地述說愛比先知講道、比移山倒海的神迹都要重要。可是他也筆鋒一轉,感嘆地說:「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、模糊不清(如同猜謎)。到那時,就要面對面了、」(Till We have Faces路氏以此為書名)才能真知真相。愛也許就是這麼神秘、奇妙,凡人難以捉摸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